交通银行:深耕专业,升级科技金融服务
要想持续升级科技金融服务,银行就需要思考并解决“科技企业需求”和“科技金融服务专业性”两大问题。
对于科技企业而言,科技金融意味着什么?
一组数据给出了答案:截至2023年末,上海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万亿,达到了10486.31亿元,同比增长52.14%。其中,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额为4756.47亿元,增长92.7%(数据来源:《上海科技金融生态年度观察2023》)。
有着轻资产、高成长、高不确定性等特点的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融资难、融资贵、融资慢等挑战。而科技金融的出现为它们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,也为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持。
基于此,作为科技金融的关键主体,银行该如何实施科技金融新举措,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,为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、接力式金融服务?在与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科技金融专班负责人余蕾交流过程中,记者发现,要想摸准科技金融的脉搏,银行就要思考并解决“科技企业需求”和“科技金融服务专业性”两大问题。
瞄准企业投资急需
当前,科技企业急需什么样的金融服务?
“投资。”余蕾不假思索地回答。在他看来,多样化属性使得科技企业的金融需求高度综合化。“除存款结算、贷款、发债等传统金融服务外,科技企业早期研发时间长达5~10年,由于缺少大额销售收入作为支撑,它们更需要资本市场的投资来维系生存。”此时,金融投资显得尤为重要。
展开全文
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科技金融专班负责人 余蕾
面对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,交通银行从三个方面切入,为科技企业发展注入“金融活水”。
首先,针对科技企业最为急需的投资,交通银行与上海区域100余家活跃的创投机构建立密切合作,为其对接符合要求的科创企业,同时借助路演活动为双方牵线搭桥,充分链接资源与技术。其次,交通银行在传统业务之外积极开拓市场,陆续推出融资租赁等新业务。据余蕾介绍,集团旗下的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当前已经成立科技租赁中心,科技企业可以通过租赁设备获得中长期资金支持。最后,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为帮助科创企业实现“自我造血”,交通银行基于现有产业生态圈积极指导其健全供应链。“在从无到有、从0到1的过程中,我们帮助企业打开市场,打通上下游销售渠道。”余蕾介绍道。
现下,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,交通银行推出“科创易贷”“科创易投”“科创易融”“科创易租”四大产品体系,同时大量链接孵化器、科技园区与投资机构,旨在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、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产品,量体裁衣,精准施策,充分满足科技企业的金融需求。以交通银行推出的“智慧知产贷”为例,该产品主要面向工信部、科学技术部认定的科技企业,以知识产权、人才、科创园区等要素为评估指标,可提供最高2 000万元的线上信用贷款额度。此外,据余蕾介绍,2024年3月底至10月末,“智慧知产贷”已经为1 000余家科技企业提供超过50亿元贷款额度支持。
值得注意的是,交通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搭建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源于服务科技企业过程中的心得感受。早在2021年,交通银行的高层已经在思考“未来,科技企业的需求是什么”这一问题。为精准分析科技企业的金融难点,2021年5月,交通银行成立了科技金融专班,围绕获客、贷前等环节全面梳理传统信贷模式存在的痛点。
落实银行“专业”评估
金融作为“纽带”可以连接企业与资源,但在实践中,“金融活水”却常常难以融汇至企业。因此,探索并解答“科技金融服务难在哪里”成为银行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的关键任务。
面对这一问题,余蕾给出的答案是“风险、责任和专业性”。
在余蕾看来,科技金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,发展科技金融则是一盘“大棋”。解决“责任”问题的核心是政策“松绑”,给予商业银行以及银行从业者更多施展能力的空间。而想要有效降低风险、提高专业水平,银行就必须具备准确判断和评估科技企业商业价值的能力,这也是银行目前需要加快疏通的关键堵点。
事实上,专业性同样是交通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长远布局的关键标签。从成立科技金融专业专班,到组建专业化行业研究团队、设立科技企业评估绿色通道、打造专属科技金融产品,交通银行正以知识型、专业化为起点,对科技企业开展更加综合化的评估。
当前,交通银行已经在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组建了资深专业团队,并通过深入细分领域、聚焦企业技术研发一线,实现了对科技企业商业价值的精准判断。余蕾表示,在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赛道之外,航空航天、低空经济、人形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将是交通银行未来关注的重点。
除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外,交通银行还积极与孵化器、投资机构进行交流合作,以进一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度、专业性。“实际上,我们一直是从投资的视角看企业的,”余蕾表示,“除企业技术研发方向、技术路线等专业内容外,我们还将视角延伸至‘人’。包括创始人的技术背景、综合素养,技术团队、销售团队乃至投资人的态度等因素都在其考察范围内。
随着科技金融的建设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,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其中。在此背景下,余蕾表示,交通银行未来将持续加强数智化、专业化建设,向小、向早、向硬科技企业提供及时、专业的科技金融服务。
文章来源:本文为《华东科技》2024年第11月刊原创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微信编辑:李冲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