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斯改口,欧美重修旧好?

Connor 比特币 2025-08-05 6 0

文︱陆弃

5月7日,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华盛顿举行的“慕尼黑安全会议”框架讨论会上语气一变,对欧洲人说出了罕见的“好听话”:“美国与欧洲始终在同一个团队”。这是他上任以来最具“亲欧盟”色彩的表态,也是在此前一系列冒犯性言论激起欧洲哗然之后的“语调回调”。但稍加剖析便不难发现,万斯的“柔和言辞”更像是一种战术性收敛,而非战略性转向。在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愈发强化“美国优先”逻辑的当下,美国对欧洲的真正态度,早已写在关税表、军费账和地缘牌局上。

万斯改口,欧美重修旧好?

就在三个月前,万斯还在德国慕尼黑痛批欧洲言论自由倒退,甚至赞赏德国极右翼“选择党”提出的民粹立场,令整个欧盟外交体系震惊不已。今日却突然转口称“欧洲与美国是朋友”,不禁让人质疑:是情感真变,还是策略使然?

答案显然倾向于后者。随着美国对全球战略重心转移至印太和中东,欧洲早已不再是“核心盟友”,而更像是战略延伸的“看门人”。但为了维持北约架构的最低稳定性、推动军火出口、牵制俄欧和解趋势,美国又不能彻底撕破脸。因此,一方面口头上称“是朋友”,另一方面仍在加征关税、施压防务开支,这就是万斯所代表的“和解话术”:嘴上友好,行动收割。

万斯此次表态中的另一个核心议题,是他对伊朗核问题的“进展顺利”论调。他宣称伊朗可以拥有民用核能,但不能拥有核武器,同时称“我们不在乎人们是否想要核能”,并断言伊朗应“重新融入世界经济”。这是典型的美式双标:一方面不断以“和平利用”为诱饵,另一方面又以“底线警告”限制他国主权发展。伊朗是否真正拥有和平核能的自主权,并不是美方关心的重点,真正关键的是:谁在控制全球能源金融架构,谁能掌握地缘稳定的主导叙事。

万斯改口,欧美重修旧好?

展开全文

从伊核问题到对欧关系的措辞变化,我们看见的不是美国政策的真正温和化,而是战略语境的适应性重塑。在特朗普政府的地缘棋盘上,“温和”的副总统不过是执行“硬策略”的糖衣炮弹。美国不是在“尊重”欧洲,而是在用另一种话术提醒欧洲:“你仍是我防线的一部分,但不要忘了听命行事。”

同样,万斯所谓“欧洲和美国都略有迷失”这番貌似自省的表态,实际是一种更高明的舆论诱导。他将欧洲的问题等量齐观地与美国自身“迷失”并置,从而制造一种“我们都需要调整”的假象。但现实是,正是美国不断削弱多边主义、退出国际协议、撕裂大西洋盟友关系,才导致当前“迷失”的地缘局面。如今再借“我们都错了”的说辞,把欧洲拉进“共修正”的陷阱,实则是战略主导地位的再确认。

值得警惕的是,在乌克兰危机长期拖延、以色列局势再度失控的背景下,欧洲已经开始从“全面依赖美国”向“战术自救”转变。法国、德国等核心国家在对俄、中东议题上日渐表现出与美国不完全一致的立场,这让华盛顿心中警铃大作。万斯的“同一个团队”说法,不是要欧洲独立思考,而是要它们别跑偏队形。可以说,这种“我管你,你听话”的伪善友好,是对主权国家的一种温吞吞的软强迫。

万斯改口,欧美重修旧好?

而所谓“伊朗融入世界经济”的呼吁,更像是对国际油气市场的一场投石问路。在美伊关系一再紧张、以色列强硬派上台的当下,任何形式的伊朗妥协都不可能不经美国设限。真正的“经济融入”,是否包含美元结算、SWIFT系统接入、金融制裁解除这些核心问题?美国从未松口。它只愿意允许伊朗“有条件地被利用”,但从不容忍它“无条件地自主”。这就是“底线外交”的真面目:不谈平等,只设红线。

从欧洲到伊朗,从“朋友”到“底线”,万斯的发言不过是一套语言包装术。他换了个说法讲旧话,用礼貌语掩盖高压策略的本质。特朗普时代的美国,从未真正“迷失”过,它只是愈发清晰地告诉世界:我的战略只有一条:服从者得利,异议者受罚。

对欧洲而言,听万斯讲“温柔话”,不如回看关税清单和军费摊牌;对伊朗而言,听华盛顿谈“和平核能”,不如重估自身能否真正摆脱美元体系的桎梏。万斯的“善意表态”,不过是战略术语里的缓兵之计,别被糖衣话术迷了眼,现实的拳头从未收回。

评论